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

-  中文XML论坛 - 专业的XML技术讨论区  (http://bbs.xml.org.cn/index.asp)
--  『 科研生涯 』   (http://bbs.xml.org.cn/list.asp?boardid=70)
----  [原创]记忆力的问题  (http://bbs.xml.org.cn/dispbbs.asp?boardid=70&rootid=&id=87829)


--  作者:nau
--  发布时间:11/20/2010 8:04:00 AM

--  [原创]记忆力的问题
人脑的记忆力虽然很重要,但在实际学习工作生活中,人们对记忆的内容、记忆的方法、记忆的理解、记忆的考察仍存在一些问题。

记忆力太深刻,对伟人名人权威的语录能一字不差地背下来,却又不能完全理解,就容易犯教条主义、形而上学的错误。不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,遇到实际问题只会照老思想、老方法、老套路照抄照搬,缺乏灵活性,容易犯经验主义的错误。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,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,未来都是不可知的,不确定的。在没有真正实践完成之前,我们几乎不可能明确未来实践中所有的细节,几乎不可能想到未来实践中所有的变量和不确定因素,总会或多或少遇到一些意外因素,总是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,构想、设想与现实很难达到天衣无缝。人类智慧还没发展到足够的程度,计划经济总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,需要发挥市场的自动调节作用。

记忆力太深刻,容易犯“所知障”的错误,就是旧知识成为新知识的障碍,阻碍新知识的获取,影响新思维的转换,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,容易保守,保守必然落后。一个水杯只有把以前的水倒空了,才能装新的水。只有把以前的水完全倒空了,不留一点陈旧之水,新装的水才不会感染到以前水中的细菌,才不会受以前的水污染。每个人的头脑也类似,人脑的容量总是有限制的,记得过去的东西太多,就占用了宝贵的空间放新东西。遇到新问题、遇到新情况,也应该“清空”头脑,“忘掉”所有的东西。其实“清空”“忘掉”不是完全的,只是对以往知识进行高度压缩、浓缩、抽象,留下很少的方法、索引,留下大概的印象。过去记得越清楚就越容易受到过去的干扰,这时应该进行模糊处理,把过去的任何经验、经历都当做一个参考。去除任何学科的皮毛、血肉、骨骼,只留下最少的精髓、精华。思维不受以往经验的束缚,不受历史条件的限制,不受时空条件的限制,甚至不受伦理道德观念的限制,高度自由,随心所欲,解放思想,尽各种可能搜索解决新问题的各种方法。然后再实事求是,从这些方法中筛选出最符合实际的,切实可行的最佳方法,最终才做出决策判断,说出来、写出来或者付诸实践。

该记住的不是知识的细节而是方法,该记住的不是皮毛而是精髓,该记住的不是具体事物而是抽象原理,该记住的不是过去具体的经历而是对经验教训的总结归纳,相同的大脑容量就可以记住更多的方法、精髓、抽象原理、经验和教训,大脑思维处理能力就会更强。

应试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闭卷考试,过于侧重对记忆力的考察。例如很多填空题、选择题,只是对已有的、固定的知识点、概念等准确记忆、单纯记忆的考察,意义不大。为什么女生考试成绩普遍比男生高?不就是比男生多花些时间,死记硬背的记忆力好一些么?可是古今中外的科学家中女性却少得微乎其微。刨除女性在家庭中付出的过多的原因,还有其它一些因素。高分低能是一个很不正常的现象,考试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有很强的能力,能做出很大的成绩。例如爱因斯坦中学成绩并不好,考了两次大学才被录取。什么时候分数与能力成正比,分数能够完全体现一个人的能力,这样的考试才最公平、最有意义。

可以说,凡是能从书本上、或者网上搜到现成答案的考题意义都不大。素质教育更侧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,重点培养思想道德水平、养生水平、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。对出题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每一道题都不能从已有知识库中搜到答案,每一道题都要考察人的实际能力。实施难度虽然非常大,但只要加大投入力度,终会有办法做到的。

我国已把科技创新列为国家的基本战略,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。要大幅度提高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,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,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,培养创新意识,最关键的、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转变教育思想教育理念、改进能力素质评价标准、改进考试模式和方法。

软件养生学提倡降低对记忆力的考察比例,提高开卷考试对创造力的考察比例,加强发展素质教育,提高全民的创新能力,最终目标是促进个人全面发展,促进人类社会早日进入大同世界。


--  作者:hjx_221
--  发布时间:11/20/2010 3:39:00 PM

--  
楼主辛苦了~谢谢分享!


W 3 C h i n a ( since 2003 ) 旗 下 站 点
苏ICP备05006046号《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》《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》
3,700.195ms